
新湖南客戶端1月18日訊(通訊員 唐孟明 陳學華)東安縣鹿馬橋鎮粟山村村民粟小榮,4歲時因意外事故導致右小腿截肢。但身殘疾志堅的他,憑借頑強的毅力和拼搏的精神,不僅完成了高中學業,而且通過自主創業,“ 籠養蛋雞”闖出了致富新天地,既富了自己,又帶富了鄉鄰。
“ 你把這500多個蛋送到街上那個店子里面去,這是昨天晚上就訂了的,你把它送過去。”這是昨天鎮里的店鋪向粟小榮訂購的500個雞蛋。一大早,粟小榮就組織工人在撿蛋、裝箱、打包,及時把雞蛋送到客戶手中。今年48歲的粟小榮是東安縣鹿馬橋鎮粟山村人, 四歲時的意外事故導致他終生殘疾。但他并未因此消沉,身體上的缺陷,更磨礪出了他意志的頑強。之后的歲月,他憑借自己的勤奮和誠懇,完成了高中學業,還先后開辦了紅磚、石灰和水泥預制板廠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。2000年與鄰鎮女青年翟善平喜結良緣。2001年兒子出生,粟小榮決心守護好妻兒,2014年,在外闖蕩多年的他,多方籌集資金四十多萬元,租場地、建雞舍、引水源、購設備,建起了可日產蛋一萬枚的“籠養蛋雞”。
然而,萬事開頭難。粟小榮養殖的首批雞由于缺乏技術和經驗,在即將產蛋時,出現了疫病死雞損失二萬多元。東安縣鹿馬橋鎮粟山村養蛋雞殖戶粟小榮介紹說:“這是我養的第一批雞,主要是雞出現了拉肚子,開始時我沒太注意,等了四五天,陸續死了七八百只雞。
但粟小榮并不氣餒,通過向親戚、專家和老雞農請教養殖技術和疾病防治,同時,通過上網查閱,購買養殖書箱等,很快就從門外漢,成為了養雞能手,“籠養蛋雞”成為了他的致富之途。“我養雞七八年了,現在每年也能賺十幾萬到二十萬左右,比外出打工強多了。”東安縣鹿馬橋鎮粟山村養蛋雞殖戶粟小榮說。
如今,粟小榮“籠養蛋雞”平均每月能產蛋10噸以上,通過物流發往邵陽、零陵等外地市場,月純收入超兩萬元。粟小榮自己富了,但他不忘鄉鄰,不僅免費教周邊村民蛋雞養殖技術,還聘請了二名當地村民長期務工。“我現在在這里做事有兩千多塊錢一個月,主要幫老板打料、喂雞、撿蛋、打箱、搞衛生,做了有六年了。”東安縣粟山村村民周善貴說。
目前,粟小榮正在籌劃擴大養殖規模,以“籠養蛋雞”的壯大,拓寬自己的致富之路。 “我那邊還有個舊雞場,我現在正在改造,把它改建成比較現代化的雞場,大概養兩萬羽,如果搞好了,大概一年可以賺三四十萬左右。”東安縣鹿馬橋鎮粟山村養殖戶粟小榮說。
責編:田文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